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社区学院 >> 丰南开放大学开展数字赋能学习型社区教育调研

丰南开放大学开展数字赋能学习型社区教育调研

        为深入推进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区教育,探索区校社协同发展新路径,2025 年11月17日上午,丰南开放大学副校长刘志勇带队,联合区教育局成职股副科长刘艳喜、丰南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宣委陶水英组成专项调研小组,先后走进青年路街道新兴社区、新华社区,围绕“数字赋能学习型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”主题开展实地调研。调研通过现场察看、座谈交流、资料查阅等方式,全面掌握各社区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、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需求,为后续构建区校社联动的数字化社区教育体系筑牢基础。

一、调研社区基本情况

        调研涉及的两个社区均为青年路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实践单位,各具特色、各有专长,在社区教育开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
        作为以“文化育民、服务暖民”为核心的综合性社区,新兴社区辖区居民结构多元,对国防教育、法治宣传、传统文化传承等各类教育需求旺盛。社区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宣讲、红色故事分享、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等活动,积极探索传统教育活动与数字化手段的融合路径。曾通过线上直播、短视频推送等形式,扩大糖葫芦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的覆盖面,有效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与影响力。

        新华社区是丰南区基层治理与数字化服务融合发展的标杆社区,以党建为引领构建“六位一体”治理新格局,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起步早、基础扎实。社区自主研发物业智慧管理系统,推广“掌上邻距离”APP小程序,建立“云网格”微信群,形成“线上收集诉求、线下精准服务”的闭环机制。这一机制不仅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民服务,更将数字化工具融入网格员培训、政策宣传等教育场景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,培育出多名持证专业社工,为社区教育专业化、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。

二、调研核心发现与交流重点

        调研过程中,各社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数字赋能学习型社区教育的现有实践。其中,新华社区“掌上邻距离”APP 在教育诉求收集、活动通知推送等方面的高效应用,以及“云网格”微信群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,成为调研小组关注的核心;新兴社区则提出“传统教育活动数字化传播”的需求,希望破解线下活动覆盖面有限、老年群体参与不便等难题。

        刘志勇副校长结合开放大学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势,针对各社区需求提出初步合作思路:一是推动校社线上课程资源对接,为社区定制专属课程模块;二是开展社区工作者数字化技能培训,提升其线上教育活动组织与资源运营能力。刘艳喜副科长从政策层面强调,要将数字化社区教育纳入全区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,争取专项支持推动资源落地见效。

三、下一步工作方向

        此次调研明确了各社区数字赋能学习型社区教育的“需求清单”与“资源清单”。下一步,调研三方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协同推进相关工作:一是由丰南开放大学牵头,梳理开放教育线上课程、师资等资源,形成适配社区需求的资源包;二是区教育局成职股统筹协调,将社区数字化教育实践纳入相关评价体系,引导更多社区参与其中;三是青年路街道及各社区做好需求对接与场地、人员保障,率先打造2个数字化社区教育试点。通过区校社协同发力,逐步构建“资源共享、精准服务、全民参与”的数字化社区教育新格局,为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
微信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